ID: 5469374

第12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3906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社会主义,国家,探索,课件,33张
  • cover
课件33张PPT。 “二战”胜利后的最大成果,是东欧和东亚的多个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从一国发展到多国。苏联时期海报1.表现: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5.25-1980.5.4) 1918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加入了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南斯拉夫支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做出贡献。曾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战后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不结盟运动",反对苏联的干涉,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 1941年4月6日,德军实施"第25号计划",1941年4月17日,南斯拉夫王国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经过短短的10天,南斯拉夫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已不复存在,成为沦陷于法西斯的第12个欧洲国家。铁托领导南共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为武装起义作准备。4月底,他召开南共中央委员会会议,在会上作关于全国形势的详细报告。会议提出反对侵略者的起义问题,确立了民族解放阵线的基础。--斯大林模式有什么特点?特点:高度集权政治经济模式苏联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建立,苏联模式在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推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苏联模式与本国国情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开始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比较有特色的改革:东欧改革背景:匈牙利改革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 经济上:调整工业中的农轻重工业比例,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进行了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成效: 1.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2.经济稳步发展。国家政局也保持了长期稳定 3.人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20世纪70年代的匈牙利成了“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对我国的启示:我国的改革应该学习其从体制上进行全面的改革,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改革其他东欧国家的改革布拉格之春1、布拉格之春: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运动,走有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道路。 2、莫斯科寒流:为了实行统一的“苏联体制”,1968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告终。 苏联出兵波兰由于这些改革未能探索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反而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亚当和夏娃是哪国人?】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英国人:“他们一定是英国人,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法国人:“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苏联人:“他们一定是苏联人,没有衣服穿,吃得很少,还以为自己生活在天堂。”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苏联模式 弊端1、片面重视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 2、忽视农业,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3、造成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农业发展缓慢,单位面积产量始终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粮食产量从1913-1953年基本没有提高。影响材料一: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