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83966

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复习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解析版)

日期:2024-06-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995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解析,测试题,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章
  • cover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 411.0 kJ·mol-1和1 366.8 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ΔH为(  ) A. -44.2 kJ·mol-1 B. +44.2 kJ·mol-1 C. -330 kJ·mol-1 D. +330 kJ·mol-1 2.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Q1 ②H2(g)+O2(g)===H2O(g) ΔH2=-Q2 ③H2(g)+O2(g)===H2O(l) ΔH3=-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共11.2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  ) A. 0.4Q1+0.05Q2 B. 0.4Q1+0.1Q2 C. 0.4Q1+0.05Q3 D. 0.4Q1+0.1Q3 3.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 ΔH=-57.3 kJ·mol-1 B. 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记录温度4次 C. 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D. 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1,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1 4.已知:Fe2O3(s)+C(s)====CO2(g)+2Fe(s)ΔH=+234.1 kJ?C(s)+O2(g)====CO2(g)ΔH=﹣393.5 kJ? 则2Fe(s)+O2(g)====Fe2O3(s)的ΔH是(  ) A. ﹣824.4 kJ? B. ﹣627.6 kJ? C. ﹣744.7 kJ? D. ﹣169.4 kJ? 5.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6.现在科学家正在寻求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办法,其中办法之一就是利用太阳能将H2O分解成H2,再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如图是有关的能量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ΔH1=ΔH2+ΔH3 B. 如果H—H的键能为akJ·mol-1,O==O键能为bkJ·mol-1,则断开1 mol H—O键所需要的太阳能为(ΔH1+a+b) kJ C. 1 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ΔH3| kJ的热量 D. 水蒸气所具有的能量比液态水多ΔH2kJ 7.已知: ①C(s)+O2(g)===CO2(g) ΔH1 ②CO2(g)+C(s)===2CO(g) ΔH2 ③2CO(g)+O2(g)===2CO2(g) ΔH3 ④4Fe(s)+3O2(g)===2Fe2O3(s) ΔH4 ⑤3CO(g)+Fe2O3(s)===3CO2(g)+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ΔH1>0,ΔH3<0 B. ΔH2>0,ΔH4>0 C. ΔH1=ΔH2+ΔH3 D. ΔH3=ΔH4+ΔH5 8.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已知2SO2(g)+O2(g)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 D. 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发生 C. 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 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条件 10.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方便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1.在研宄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