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学目标]: 1.理解与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新型民族关系; 3.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措施; 4.了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特点。 如何理解平等尊敬重、团结协助、共同发展 [教学难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措施; [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了解,但对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措施了解不够。 [教学准备]:查找少数民族分布情况,所在区域风俗特点,以及歌曲《天路》,部分纸币上少数民族。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千年来,在祖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各民族人民平等尊重、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民族屹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三单元在同一片土地上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平46--60,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重要问题。) 1、为什么说我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1)五千年来,在祖国这片广卖的土地上,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了--中华民族。各民族人民平等尊重、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民族屹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我国是一个由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和高山族等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统一稳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3)我国广袤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2、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平等尊重、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共同发展。 3、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和高山族等有什么特色? 学生简单介绍,列举后能知道是什么民族。 4、 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也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地位) 5、为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作用、重要性)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这项制度既能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6、我国制定和实施了哪些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和政策?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3)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 7、党和政府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因及举措? (1)原因: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状况,是衡量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都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保障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关键。 (2)举措:①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就提出要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此,国家专门创办了培养少数民族千部的民族院校。 ②党和政府高度视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内了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步伐,我国在内地部分高校和中学举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各类民族班,对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8、为什么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怎样做? (1)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我国许多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我国政府一直把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