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08316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0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课件教案练习4份打包)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8626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通史,打包,4份,练习,教案,课件
    板块10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 (时间:40分钟 满分:85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角度 题号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月革命后的革命任务 1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史料问题 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的结果 3 新经济政策的深远影响 4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因素 5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6 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分析 7 经济萧条导致就业竞争激烈 8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9 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体制的 比较 10 现代科学、文艺 科技进步改变人类生活 11 20世纪初西方中心论在文学领域的反映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17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如果你们不进行内科治疗,那么更激进的力量就会到来,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俄国人民通过“外科手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结束了帝国主义大战 D.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B 根据题干“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更激进的力量……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权后,俄国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人民的“外科手术”即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B项正确。此时沙皇政权已经被推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A、D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2018·江苏镇江一模)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推测(  ) A.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 B.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 C.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 D.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 解析:D 题干中的两种说法存在矛盾,但并不妨碍历史真相的研究,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官方还是后者的研究,都可能掺杂主观因素,会受到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判断哪一个可信度更高,故B、C两项错误。从题干中的两份资料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看法,可知人们对同一事件的观察角度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故D项正确。 (教师备用)【新知生成】 主要的史学研究方法 (1)史由论来、论从史出: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式包括从材料出发、史实相互印证、甄别与辨伪、史论结合、左图右史、从历史材料中得出历史结论等。 (2)孤证不立:只有一个实例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 (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将正面史料与反面史料相互印证,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 (4)“读史征信”: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史料的有限固然成问题,而史料的真伪或时代性未规定清楚则危害更大,史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而要做到“无信不征”。 (5)哲学思辨方法: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辩证评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偶然性和必然性、必要与可能、实事求是等一般性的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 3.(2018·湖南六校联考)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一个法令称:“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应当没收全部财产,判处三年以上的监禁,并强迫其劳动。”这一做法造成(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