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08318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教案练习4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16890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通史,觉醒,打包,4份,练习,教案
    板块8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的中国 (时间:40分钟 满分:85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角度 题号 民族危机加深与中国人民的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 维护民族利益的不同方式 2 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 3 辛亥革命中对学堂的保护 4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5 近代金融资本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6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 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派的思想特点 8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9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11 近代服饰的变化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适应性考试)如图为19 世纪末日本所绘漫画《李鸿章大头痛》: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该漫画表明(  ) A.洋务运动开展出现窘境 B.甲午战争中国面临危机 C.清政府遭受众列强瓜分 D.日本与列强的斗争加剧 解析:B 从材料中日本兵临城下的信息可知,此时,中日处于交战状态,清政府已经很难支撑,民族危机加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军事斗争,不是洋务运动,A项错误。清朝遭到列强瓜分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事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日民族矛盾,D项错误。 2.(2018·安徽宣城二模)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 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解析:A 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西方列强;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则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反对盲目排外;地主阶级督抚则希望通过与列强的妥协,防止列强的干涉,三个阶级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是,目的都是维护民族利益,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南方革命力量更强,B项错误。政府不能左右革命派的政治立场,C项错误。西方列强的侵略主要集中在南方,D项 错误。 【新知生成】 “东南互保”:在义和团反帝运动进入高潮和列强组成联军进行武装干涉的历史形势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与东南督抚出于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一种谅解和承诺。1900年6月,清政府对列强宣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拒不执行,并与西方列强达成《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均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保全了西方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也避免了南方社会经济遭到战争破坏。 3.(2018·吉林长春一模)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 A.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C.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 解析:D 由材料可知,美国此举的直接目的是以美式教育影响控制新生代中国精英,根本目的是“取回最大的收获”,D项正确,B项错误。不可否认,此举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中国留美学生对美友好,但是,这都不是主观“目的”,A、C两项错误。 4.辛亥革命进行中,广东阳江县的巡防营与起义的革命党人打了起来,最后把革命党人堵在当地学堂,由于发现学堂里还有师生,双方居然自动停战,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双方再打。类似情况在起义各地多有发生。其原因是(  ) A.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