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08342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__明清(课件教案练习4份打包)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5672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通史,辉煌,打包,4份,练习,教案
    板块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时间:40分钟 满分:85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角度 题号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明朝八股取士的影响 1 明代君主专制强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 明代政治与伦理的结合 3 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4 农耕经济的发展与迟滞 清代摊丁入亩的影响 5 明代农业商品化趋势 6 明代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7 倭患形成的原因 8 明清时期承古萌新的思想文化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变化 9 清代重视应用的“实学”兴起 10 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11 明朝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湖南永州一模)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出题大多取自《四书》《五经》中的成句或一章,要求“代圣贤立言”,并以宋代程朱理学为依归。这一做法(  ) A.旨在丰富考试内容以完善科举制 B.开始确立程朱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 C.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并推动了社会变革 解析:C 本题考查我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材料反映明清科举考试依据《四书》《五经》命题,代圣贤立言,不许发挥个人见解,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文化、束缚人才,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故A项错误,C项正确。程朱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确立是在南宋之后,故B项“开始”说法错误。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是资本主义,题干中做法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违背了这一历史潮流,故D项错误。 2.(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朱元璋立国不久即下令重修乡饮酒礼,并颁布到全国乡里等基层组织,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和睦邻里,教育子弟,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敕谕”作为乡饮酒礼上宣讲的重要内容。其意在(  ) A.提高官员道德水平以整顿吏治 B.改变前朝宗族秩序混乱的局面 C.借助乡规民约以强化人伦秩序 D.稳定社会秩序以维护政治统治 解析:D 本题考查明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根据乡饮酒礼的内容可知,朱元璋力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道德秩序,其意在于以此稳定社会秩序以维护政治统治,故D项正确。乡饮酒礼的内容与吏治无关,故A项错误。从乡饮酒礼的内容看,统治者的用意不只是稳定宗族秩序和强化人伦秩序,故B、C两项说法错误。 3.(2018·广东茂名二模)百官父母之丧,称丁忧。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  ) A.体现了明代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B.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严格考核 C.说明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 D.表明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 解析:A 本题考查明朝利用道德伦理维护政治统治的国策。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将纲常伦理与政治相结合,意识形态与政治相统一,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故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材料体现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政治统治渗透纲常伦理观念,而不是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材料没有体现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排除D。 4.(2018·湖南怀化二模)山西平遥古民居的院落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中间是个院子,正面是正房,左右是东、西厢房,东、西厢房高度都比正房低,西厢房更比东厢房低。此建筑格局主要反映了(  ) A.重视风水的迷信思想 B.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 C.严整和谐的儒家传统 D.左右对称的建筑理念 解析:B 本题考查建筑格局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本题是最佳选择题,平遥古民居四合院轴线分明、左右对称、高低错落,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礼制观念。故答案为B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D两项在材料中能够体现出来,但不是材料主旨。 5.(2018·河北衡水二调)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