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11876

20 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3768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20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怆然(chuàng) tì(涕)下 岱宗(dài) 决zì(眦)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齐鲁青未了 未了:不尽 (3)造化钟神秀 钟:聚集 (4)阴阳割昏晓 割:分 (5)荡胸生曾云 曾:同“层” (6)决眦入归鸟 眦:眼眶 (7)会当凌绝顶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8)自缘身在最高层 缘:因为 3.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子美,他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都收集在《杜工部集》内。 (2)我国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诗句“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4.古诗文默写。 (1)《登幽州台歌》中写登楼眺望,空间的辽阔无垠,引发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望岳》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青年时期所作的《望岳》一诗,语言壮美,气势恢宏,其中抒写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人要站得高,看得远,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才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而失去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看了右边的图片,除了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6.你们班正在举行一次与唐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简明的主题语。 【示例】走进唐诗,感受诗韵。 (2)如果要你倡议班上的同学举行唐诗背诵大赛,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示例】同学们,一个真正有文学修养的人,应该能背出不少经典的唐诗。让我们举行唐诗背诵大赛,来比一比,看看谁背的唐诗多,好吗? (3)(江西中考改编)阅读下面对辛弃疾的介绍材料,参照为辛弃疾写的这段推荐词,为杜甫写一段推荐词。 材料: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21岁就统率数千人马与金军激战。归宋后,他在危难之际率五十骑直闯五万人的叛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任湖南安抚使期间,辛弃疾亲自组建了一支飞虎军,在之后的三十年内一直是南宋国防军的一支劲旅。 辛弃疾所写的治国方略《美芹十论》,在政治军事上极具价值。辛弃疾后因主战被弹劾罢免,曾有长达八年的闲居生活,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文学作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 推荐词:辛弃疾推荐词———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 【示例】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歌诠释背井离乡的悲心愁肠?他的赤子之心,照耀着唐朝的盛衰,化为满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他的诗篇,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02  课内精读 (一)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 7.《登幽州台歌》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诗人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地表达了渴望知遇以实现雄伟抱负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也包含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8.“悠悠”一词写出了“天地”什么样的特点?烘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