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1738

09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学案:春秋战国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2次 大小:2830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历史,专题,习学,春秋战国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高考要点点击: 春秋战国的历史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出现频率极高。以小题为主,也有大题,且是材料题,问答题的首选区域。考查的重点内容有: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等。21世纪教育网 知识结构浓缩: 你填对了吗? 重点难点突破: 1.关于春秋时期大国的争霸战争高考资源网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大国诸侯争霸。争霸战争的实质是相互兼并,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但也有积极意义。 第一,争霸战争的结果是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第二,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用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以发展。 第三,争霸战争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第四,争霸战争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性质的不同? 春秋争霸战争是奴隶主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而进行的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是新兴地主阶级间的兼并统一战争。 3.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此同时,促进统一的因素不断增长,国家的统一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从经济上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流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 (2)从形式上说,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小,到战国后期只剩下主要的七个国家,逐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从人民的要求看,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结束分裂战乱状态,统一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 (4)从民族关系来说,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5)从思想上看,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4. 商鞅变法的措施及作用:①废井田、开阡陌: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建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奖励军功:废除了贵族特权,有利于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③奖励耕织: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赋役人口,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④抑制商业:巩固和加强农业,为本国奠定了封建经济基础,以法律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①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根本原因。②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符合秦国实际改革措施,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③各国为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努力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如魏国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④秦孝公即位后痛感秦国力量、地位的卑微,发奋图强,决心变法,这是变法的直接原因。 5.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三种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各种力量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时期,历史在动荡中发展前进。当时历史发展有三条主线,即三种趋势。一是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前者为争霸而战,后者为统一而战。在连绵不断的争战中,诸侯国的数目逐渐减少。国家规模由小变大.最后由秦统一全国。这是历史的进步。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在战争的环境中。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经济文化间的交流。缩小了各民族间的差异和隔阂,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兰是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和动荡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