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30182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六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300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六中,七年级
  • cover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六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朝代众多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 A.秦朝 B.夏朝 C.秦国 D.齐国 2.(2分)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 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3.(2分)下列对北京人和北京人遗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B.北京人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类 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会保存火种 D.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4.(2分)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5.(2分)河姆渡聚落是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最能体现其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陶器的烧制 D.玉器的加工 6.(2分)传说中蚩尤率领所属72氏族,利用浓雾天气围困黄帝族。黄帝族率领以熊、罴、狼、豹等为图腾的氏族,数战不胜。后得到玄女族帮助,冲破迷雾重围,击败蚩尤,将其擒杀的这场战役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阪泉之战 D.巨鹿之战 7.(2分)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8.(2分)下列反映的“禅让”顺序正确的是(  ) A.舜→禹 B.舜→尧 C.禹→舜 D.尧→禹 9.(2分)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10.(2分)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战,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这个“王”是(  ) A.启 B.桀 C.纣 D.汤 11.(2分)如图反映的是牧野之战,下列关于该战役经过和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 B.当时周的国君是纣王 C.商军在阵前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D.武王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 12.(2分)大量精美青铜礼乐器形成的青铜礼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特色。青铜器主要用于(  ) ①饮食方面  ②军事方面  ③祭祀方面 ④外交方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分)清朝末年,有一位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最早出现于(  ) A.原始社会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4.(2分)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 15.(2分)春秋时期齐国官员管仲曾向齐桓公建议,用铁铸造锄、斧头等用具来耕种土地。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军事武器的进步 B.铁制农具的出现 C.青铜制造业的发展 D.金属货币的使用 16.(2分)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7.(2分)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势力强于诸侯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