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学目标: 认识4个生字。 读懂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朗读诗歌。 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 难点: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现代诗人高洪波写的一首小诗———齐读课题 2.春天,每年都会如期而至。在美丽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 3.这是多么快乐啊,在美丽的春天,我们随心所欲的欣赏绚丽的春色,无忧无虑地游戏玩耍,我们都在享受春天。可是,同学们,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快乐和温暖,让我们走进小诗去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指名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读。字词质疑: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 3.小组合作读诗歌。 4展示朗读:哪一组同学愿意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诗中谁不能享受春天,为什么不能享受春天? 5.你们现在知道谁不能享受春天,为什么不能享受春天了吗? 6.交流: (出示战争给人们带来伤害的图片) 因为战争,大自然的一切安宁都被打破了。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觉得战争离我们非常遥远,可事实上,现在在很多国家,很多地方,还是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我们的同龄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就是坦克、大炮、地雷和炸弹,他们的生命时时遭受着战争死亡的威胁。这首诗描写的就是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的情景。同一片蓝天下,战争就这样肆无忌惮地侵害着我们的家园,那诗哪几小节具体描写了战争给我们带来的不安宁呢? 三、研读“苦涩” 1.自由读1-4小节,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小节反复读读,边读边想:读了这一小节,你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交流: (1)第一小节:哪里让你感触最深?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现在呢?大海成了战场,相机出示图片。指明读,读出你的感受,读出苦涩。 第二小节:哪里让你感触最深?沙漠原来是———蜥蜴甲虫的天下,现在呢?沙漠成了战场。现在呢?指明读,读出你的感受,读出苦涩。 第三小节:哪里让你感触最深?夜空的宁静被谁打破?想象会发生什么? (4)第四小节:哪里让你感触最深?大家最近有没有去草地玩耍?可是文中的草地是一片什么情境?———你看到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了吗?害怕、恐慌紧紧地抓住了他们。如果你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景,你会觉得———读出你的感受,学生读 2.发现对比 (1)同学们你们看,四个段落中,每个段落都呈现了两个画面,用“本来”“本该”“可是”这些词语连接,这采用了什么写法? (2)这样的对比写法,前后两个画面的截然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 3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从茫茫的大海,到辽阔的沙漠,从天上的夜空到地上的草坪,无处不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无处不诉说着战争的苦难。在战争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一幅又一幅沉痛的画面。 出示幻灯片 ———看到这些,我们不禁要问———出示:这究竟是为什么? 4同学们,发现了吗?老师屏幕上的内容和书上有些不一样。我们都知道文章要语言简练,避免重复,尤其是诗,篇幅短小,更要惜字如金,而我这样用一句,意思并没有改变。那为什么要重复四次出现这样的追问呢?想一想,想好了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指名回答 ———原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追问中,传达的是对战争的困惑、厌恶甚至是抗议。来,让我们再分别看一看这残酷的场景,集体问一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每一小组分别读一小节的前四句,最后的问句全班一起读。 是啊,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一切生灵在战争中遭到摧残,我们怎会不感到愤怒? 四、研读第五小节 1.同样的问句重复四次是更强烈地表达了情感,这样的重复在第五小节也出现了,请你默读第五小节,找找其中重复的语言,划一划,想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1)我们希望,我们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