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3815

历史:2.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1)(旧人教版高二上)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952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人教,高二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五节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 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巴黎人民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权时的革命措施;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拿破仑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国的措施和对外战争的评价。 难点:君主立宪派掌权时对法国的初步改造;雅各宾派专政中的恐怖政策和倒台的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何时爆发的?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已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二、大革命的爆发   指导学生联系上一节“启蒙运动”的内容阅读教材,让学生从经济、阶级关系、意识形态、财政方面归纳出法国大革命前的状况,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找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教师补充指出:既然旧制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那么,通过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已成为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示意。   关于攻占巴士底狱,可联系初中教材内容,不必过细叙述具体过程。但要重点说明攻占巴士底狱的时间和标志,并指导学生看插图《攻占巴士底狱》。   三、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首先向学生说明: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后,法国大革命进入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掌握政权的是君主立宪派,它不仅反映了这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而且还体现了这一派别在反封建的经济政策所采取的态度(引导学生阅读、讨论1789年8月《废除封建制度的法令》及P41的表述,《人权宣言》有关条文、《1791年宪法》等史料),使学生分析出:第一,君主立宪派是通过立法手段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等级和国家政体三方面进行初步改造的;第二,这些改造实现了革命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用阶级观点分析君主立宪派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介绍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时,重点讲清背景和结果。巴黎人民在祖国和革命处于危难之时发动起义的。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制,把吉伦特派推上统治地位,推动革命向前迈进。起义的过程,可配合《巴黎人民攻占王宫》插图进行简单叙述。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分析革命战争爆发的原因(法国人民进行是的一场保卫革命、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   四、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重点说明:法国大革命进入第二阶段,代表工商业者利益的吉伦特派取代了君主立宪派,并通过立法议会掌握行政大权。关于吉伦特派统治时期的施政措施等问题,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归纳出:取得瓦尔密大捷、召开国民公会、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颁布新的土地法令。并让学生讨论哪几项内容(后三项内容)标志着法国革命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依据是什么?关于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可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起义的原因和吉伦特派倒台的原因,然后重点强调起义的结果: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把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推上了统治地位,再次把革命推向新的阶段。   五、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关于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及其作用,要结合教材进行逐条分析,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并能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荷兰、英国、美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回顾,明确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然后,让学生判定限价法令是否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应该完成的任务?如果不属于,它是历史的超前,还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请结合当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