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第4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还记得这首诗吗?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 在怒吼的大海上, 在闪电中间, 高傲地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革命前的俄国形势 1.专制的沙皇等级制度。 2.农业大国,工业基础薄弱。 3.无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 4.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工人士 兵中影响巨大。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 1.全国男丁一半,约1500万人入伍。 2.战场上接连失利,丧失波兰、立陶宛的 大片土地,伤亡数百万人。 3.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几乎崩溃。 国家外债从1913年的88亿增加到500亿卢布。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二月革命 1. 二月革命后,在俄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2. 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 1917年4月16日夜晚,列宁从瑞士经过 德国回到彼得格勒。这幅图描绘的就是列 宁回到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士兵, 集合在火车站前面的广场上,热烈欢迎领袖归来的场面。 1917年11月7日晚上,根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用没有装上炮弹头的炮弹,发出了三声响亮的炮声,攻打冬宫的战斗开始了。 1917年11月7日晚9点,向冬宫发起了总攻。 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占领了战略要点,攻克了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人 类的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 3. 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 代史的开端。 新经济政策 1.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它能长期推行吗? 1.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 2.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工人大量失业,开始罢工游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危害 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1921—1922年收购粮食3800万担。 1925—1926年收购粮食8900万担。 192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战前的水平。 1921—1924年国有大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一倍, 保存了工人的基干力量。 1925年,社会主义成分在整个工业中占到81%, 资本主义成分受到排挤。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停止实行新经济政策。 2.全面掀起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浪潮。 3.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与苏联模式 人物档案 1.1879年出生于俄国南高加索第比利斯州 哥里城。 2.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开始了 他的革命生涯。 3.1922年,在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 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4.1953年3月5日,因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 世,享年74岁。 思考: 苏联政治经济模式形成于何时? 苏联模式有何特点? 苏联模式有何利弊? 苏联政治经济体制: 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用行政命令甚至 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 指令性计划之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