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4162

历史: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旧人教版高一上)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33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人教,高一
  • cover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二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袁世凯实力强大 B.国民党力量涣散   C.国民党没有群众基础 D.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联合中间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影响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弱点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3.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哪一项活动使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   A.镇压二次革命   B.接受“二十一条”   C.修改总统选举法   D.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4.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的武力威胁   B.为了取得日本对其贷款   C.没有明确日本的侵略企图   D.换取对其称帝的支持   5.在袁世凯进行复辟帝制活动时,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的是( )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独秀   6.“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此段文字与下列哪一次革命有关(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7.袁世凯实行独裁、复辟帝制的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二次革命爆发历史背景的是( )   A.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B.宋教仁被刺   C.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   D.袁世凯罢免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在内阁成员的组成上,袁世凯本来认为:“革命人才,鲜当人意”,因而他开始拟议的内阁名单“概属亡清旧吏,无一纯粹新人物”,使南六各界“咸怀不平”,但是为了表示这个新总统算有几个“诚意”,他也做了些微小让步。  ———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   材料二 唐(绍仪)自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同盟会后,对同盟会非常忠实,与余晤谈之下,知其已向孙中山先生建议,用政治手法来对付袁世凯。  ———柏文蔚《五十年经历》   材料三 “盖责任内阁制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任是也。盖心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  ———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词》   材料四 袁世凯曾向杨度透露:“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的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4分析袁世凯统治的性质,材料4反映了袁世凯怎样的想法?   2.材料2、3在政治目的、手段上的共同点是什么?宋教仁为此作了哪些努力?   3.综合四则材料,材料反映的矛盾实质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      三、问答题   袁世凯是如何一步一步复辟帝制的?又是如何遭到失败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D 5.C 6.C 7.C 8.A   二、材料解析题   1.性质:军阀独裁专利政权。想法:一方面害怕国民党势力的壮大,担心国民党通过竞选以合法手段打破他独裁的企图,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为实现独裁,不惜使用武力消灭国民党,清除障碍的阴谋。   2.共同点:通过合法手段限制袁世凯独裁。努力: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准备组织真正的国民党内阁。   3.实质: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的斗争。结果: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破灭,中国处于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