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4279

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学案(人民版07版选修1)

日期:2024-05-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403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历史,专题,戊戌变法,学案,人民,07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九 戊戌变法 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学习重点】 1、 从戊戌变法的内容分析戊戌变法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2、 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 3、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一、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从而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4、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康有为:把西方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主张变法改革。 梁启超: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 严复:翻译《天演论》,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宣扬变法图强的思想。 总之,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宣传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标志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2、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 (1)内容:政治: 作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经济: 作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文教: 作用: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传播。 军事: 作用:增强国防力量。 (2)评价: 进步性: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局限性:没有涉及设议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3、失败:戊戌政变 (1)过程: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维新人士。 (2)原因:主观: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没有彻底反封建 ②对外国侵略者抱有幻想 ③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客观:对改革不利的国内、国际环境 ①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②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 (3)教训:①当时的中国走改良(君主立宪)道路是走不通的 ②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推翻封建专制,实现民族独立,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三、戊戌变法的目的 (1)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 (2)首要目的(直接目的):救亡图存 四、戊戌变法的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五、戊戌变法的影响 (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上:激发了爱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的传播,是近代中国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 (4)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办学堂、创报刊、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课堂反馈】 1、【背景材料】、以下是谭嗣同殉难像和他的绝命诗: 据此,请回答: (1)、谭嗣同是在什么事件中被杀害的?和他一起遇害的还有哪些维新志士? (2)、图片中“有心杀贼”的“贼”代表什么人? (3)、为什么谭嗣同会感叹“无力回天”? (4)、请你结合谭嗣同的绝命诗,谈谈你对他“死得其所”的理解? 2、材料一、“秦西方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态,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葬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伟《上清帝第五节》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