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精读课文是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本课的意图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重、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与感悟,与小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呼吁和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语: 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堂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副最古老的标语: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联合国想告诉大家: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够和平相处,让战争远离我们。听完老师的叙述,你想说什么? 2、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词是什么?(和平 板书) 2、我们看到“和平”这个词就容易想到哪个词?(战争 板书) 3、这篇课文是雷利写个加利秘书长的一封信,这封信讲了什么? 4、用笔勾画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句或者段落,可以做一点批注。 提示:勾画好的同学再想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5、交流: 提示:注意倾听,有同学在发言时,要转身看着发言的同学,仔细听,或许他说到了我们想说的话,或许他说的对我们有启发,使我们有话可说。 (一)句子: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①生读,谈感受 ②看到“如约”一词,想到上一自然段的哪个词?(相约)读相关句子 ③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心情 可是,爸爸回来了,蓝盔回来了,我和妈妈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生接读“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读到这里,你心情怎样?原因是什么? ④生再读这几句话。 ⑤老师听到了同学们的悲痛,听出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呼声,再读这段的最后一句,让加利秘书长能听到雷利的心声。(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⑥能将这句背下来吗?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背下来,先找找这句话有什么规律? 师背 ⑦现在我们把这句话放到这段文字里,用我们的心去感受。 课件出示:武警战士把联合国维和战士的灵柩徐徐地从飞机的悬梯上抬下来,周围站满了泪流满面的男女老少。(凄楚、哀婉的背景音乐)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前面的文字照着读,后面的文字我们背。 孩子们蓝盔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可爸爸是躺在灵柩里回来的,看着大屏幕,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二)同学们,从你们深情地朗读里,我相信雷利一定会感动,加利一定深受感动。 ①孩子们,你们知道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②这样的爸爸离开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