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56672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61974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写作 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课题 写作 学习抒情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下 学习 目标 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重点 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难点 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当你站在泰山之巅,会想起什么?当你站在西湖之畔,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动情之处,动情之时,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抒情。(板书课题) 学生回忆与图片相关的诗句,或自己编写句子抒情。 利用图片让学生产生情感联想,激发抒情的欲望,激起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抒情? 1、定义: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抒情,就是对主观感情的抒发,就是我们说的抒发感情。它是作者或文中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情贵在真,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产生各种感情,如果高兴,我们就会放声歌唱,如果你生———使你悲痛。这就是你对这些事情产生了感情,有了感受。在写作时,把这种喜怒哀乐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叫抒情。 2、你能说说,你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过抒情的句子吗? 比如: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荷叶·母亲》 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做荷叶,把自己比做红莲,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歌颂,同时又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重语气,加深感情。 (二)抒情的作用是什么? 1、作用:恰当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2、回忆本单元中,抒情的句子,体会这些抒情句子的作用。 3、出示句子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这两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语句的反复,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景仰、对黄河哺育下的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表达了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精神的决心。 (三)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哪些: 1、直接抒情 (1)定义: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任何别的事物,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情感。 比如: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接抒情。 (2)你能再找找本单元其他课文中的的直接抒情的句子吗? (3)出示句子: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韩麦尔先生上了最后一堂课后,“我”充分感受到了这堂课的与众不同之后,在心底里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表达了内心对即将失去美好事物的痛苦之情。 比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