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58024

培优学案: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9次 大小:22003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培优,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 cover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学科素养构建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1.质量守恒定律 2.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2.设计简单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试验和探究。 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全面解读 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重点) 1.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⑴实验一: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装置: 操作步骤: (1)将稀盐酸倒入锥形瓶中,将大理石放入气球中,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 (2)称量锥形瓶及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将气球内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气球仍套在锥形瓶上),使二者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4)称量反应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现象: ⑴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⑵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2)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探究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大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为m1 ②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盛有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m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有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m2=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m1 ,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示式为: 铁 + 硫酸铜 硫酸亚铁 + 铜 (Fe) (CuSO4) (FeSO4) (Cu) 注意事项 ①实验前应将铁钉打磨至光亮; ②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时,避免液体溅出; ⑶实验三: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探究红磷燃烧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红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称的质量m1。 ②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引燃红磷。待冷却后,重新放到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m2。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玻璃管上的气球会先变大,后变小;反应后的总质量m2=反应前的总质量m1 实验结论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示式为: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注意事项 ①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细沙,防止红磷燃烧放热使锥形瓶炸裂。 ②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装一根玻璃管,并在其上系一个小气球,目的是防止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体迅速膨胀,导致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而冲开胶塞。 ③要冷却后进行称量,防止气体受热,体积变大,此时会因为受到浮力而使结果不准确。 ④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 【教材栏目解析:课本100页活动天地】 见原书163页 2.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核心笔记———易错点津】对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理解: ①明确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强调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物理量(如体积)守恒。实际上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总和相等,但体积总和不一定相等。 ③解释“参加反应”: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参加反应”,是指真正参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