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60184

2018-2019学年部编版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06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1889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8-2019,学年部,编版,第二,学期,八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下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蒹葭”泛指芦苇,“伊人”即“这个人”,一般认为指的是恋人,“在水一方”意为“在河的另一边” 。 B.诗的第一节采用起兴的手法,用茂盛的芦苇和结霜的露水引出歌咏的对象“伊人”,可惜自己喜爱的人却“在水一方”,被河水阻隔着,主人公的内心是害怕难过的。诗的第二、第三节反复咏叹,进一步写主人公追求意中人求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C.深秋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在诗中,“伊人”始终没有得到,却塑造了一个不懈追求心上人的执着形象。? D.全诗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气氛,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9分) (甲)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坻,为屿? 坻:水中不平的岩石。 B.往来翕忽??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黄发垂髫?? 垂髫:垂下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2.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源人问现在是哪一朝,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很久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