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63829

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70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19,人教,七年级,历史,4课,唐朝
  • cover
教材版本 课题 预计课时 实际完成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课时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材分析: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蓄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对日本、朝鲜等亚 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遣唐使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鉴真东 渡、玄奘西行则是中外交流的典型实例,既显示了中国对外友好的态度,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影视资料,小说等文学作品,对唐三藏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但是小说中的人物毕竟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不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与史实的区别。另外、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贡献及优秀品质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让学生参与讲、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他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 以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2. 了解唐朝都城长安城的布局特点,知道长安既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大都市;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3. 学习玄奘、鉴真等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唐代开放包容的政策,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学习难点:唐朝对外交往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用亲王李世民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检测 1.遣唐使来华的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鉴真东渡的贡献: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3.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在那烂陀寺游学。著有《大唐西域记》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教授新课 一、遣唐使 1.(多媒体展示《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史料解读 (多媒体出示材料一地图: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教师讲述: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是什么?(吐为了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2.(多媒体出示问题:派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派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 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唐招提寺图片) 2.教师简要介绍鉴真东渡的故事。(多媒体链接鉴真东渡的故事) 3.提出问题:鉴真东渡对日本的有怎样的影响? 教师指出: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 三、玄奘西游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戒日主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无奈玄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了。643年春天,西游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2.(多媒体出示问题: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学生抢答论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印度) 3.(多媒体出示问题:玄奘取得了那些历史功绩)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玄奘的历史功绩 答案提示:(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他的口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