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6531

解放战争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3095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解放战争
  • cover
课件27张PPT。第17课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种力量对中国前途的态度主张如何?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战争中共: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侵华政策渴望和平民主 坚持独 裁内战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 蒋介石为什么没有马上发动内战?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困难采取“假和平、 真内战”的策略磨好刀再杀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如意算盘”是什么?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去: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毛泽东是否应该去重庆?不去重庆:正中蒋介石的圈套去重庆: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周恩来等赴重庆谈判蒋介石、毛泽东合影 〔1945、8—1946、6〕1、重庆谈判 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 2、召开政协〔1946年初〕(重庆) 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很快被国民党撕毁(较场口事件) 0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保证人民权利 局限性: 没有解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 政权的合法地位,而且 没有真正实施过。《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中 原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国共力量的对比(1946年6月)中国共产党如何打退过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的呢?陕 北山 东 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重点进攻什么地方?二、 〔1946、6—1949、10〕 粉碎全面和重点进攻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 战略反攻的序幕。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内战阅读“学思之窗”,思考: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呢? 土改的进行发展了解放区的经济,为解放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抗战积极性, 农民纷纷踊跃参军,支援前线。130 万人430 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 万人 195 万人 1947年夏 战略反攻时机成熟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秋军队总机动 兵力后方士气兵力 人民 解放军280 万365 万优于 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 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形势装备主动被动淮海战役纪念馆(徐州) 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 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从广东出发,按地点顺序参观三大战役博物馆,我们应该怎样走?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北平守军投降和平解放北平意义: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蒋家王朝覆灭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历史的结束,新中国即将诞生。 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士气。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粉 碎 重 点 进 攻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 基本被消灭粉碎全面进攻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渡江战役 追歼残余 1、以下事件被称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军突进中原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被推翻 2、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三大战役时机成熟的表现有: ①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方的变化②战略反攻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为决战创造了条件③解放区的土改基本完成④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课堂练习谢谢指导探究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何能取得胜利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