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67415

广东省揭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文科)带答案和解析

日期:2024-06-0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609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广东省,试卷,答案,文科,政治,揭阳市
  • cover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上)期末政治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臣下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激励了几代中国人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它仍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表明( ) ①优秀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经久不衰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感召力 ③文化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都是一样的 ④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4分)微笑是一朵动人的花朵,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定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认识和行为 ④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4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收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该片高度浓缩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众传媒( ) ①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②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③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使文化传播的途径发生根本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4分)《习近平用典》热销全国,其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展望中法关系的未来。这告诉我们处理中法关系要( ) ①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 ②求同存异,两种文化相互包容 ③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 ④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4分)我国传统工艺遍布各民族、各地区,如剪纸、刺绣、年画、木雕、金银制作工艺、建筑营造技艺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和民族都有广泛分布。因此,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必须( ) ①保留一切文化遗产 ②尊重地域文化差异 ③保护多样民族文化 ④认同文化的世界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4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 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4分)《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 ) ①应弘扬和培育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料,丰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