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7513

豫南九校2009---201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402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豫南,九校,2009---2010,学年,学期,第三次
  • cover
豫南九校2009—2010学年上期第三次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命题学校:遂平一高 审题学校: 襄城高中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这最能说明端午节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 B.积淀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 D.是汉文化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 2.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各项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 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 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3.一千年前,茶叶、丝绸、瓷器曾经是中国的名片,在世界上被视为中国的象征。从文明交流的角度看,我们最应该肯定的是 A.汉朝时“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B.茶叶在唐代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 C.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D.清朝初年以茶叶、丝绸、瓷器为代表的对外贸易比以前发达 4.公元前108年,罗马帝国曾向汉武帝赠送过产自非洲索马里或埃塞俄比亚的“花蹄牛”;东汉时,非洲国家兜勒(位于厄立特里亚)政府主动向东汉派遣使团;曹操在行军打仗时,仍不忘带上原产于埃及的“胡床”(折叠椅子)。这些史实说明 A.以上信息可以从西汉人杜环撰写的书中找到 B.中非历史上的友好交往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双方人民的生活 C.中国与非洲的直接交往最早是从东汉时开始的 D. 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往来 5.有史料记载,隋时大建粮仓,“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窑”。粟帛储藏之多,前所未有。这说明隋朝 A. 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 B.政府各级官员清正廉洁 C.隋文帝注重节约,积累财富 D. 社会经济曾得到迅速发展 6.诗人王建在《凉州词》中写道:“洛阳家家学胡乐。”刘肃则在《大唐新语》一书中指出,在贞观时长安已经是“胡着汉帽,汉着胡帽”。这些文献资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隋唐文化遥遥领先,光照四邻 B.胡汉已经融合为一家 C. 唐王朝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D唐朝社会生活、服饰的变化. 7. 在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君”前往的是 A、西域都护府辖区 B、安西都护府辖区 C、瀚海都督府辖区 D、忽汗州都督府辖区 8.元朝时我国的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形成。清代称维吾尔族为“缠回”、东乡族为“东乡回”、撒拉族为“撒拉回”,并将以维吾尔族为首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各部落统称为回部。依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判定,这些民族的共同特征应是 A.都信仰伊斯兰教 B.因居住在回族地区而得名 C.“回”是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D.都起源于元朝时期的回族 9.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10.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研究课题。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问题的是 A.造纸术———推动欧洲文明进程 B. 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源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 D. 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11.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