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81684

22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319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古文,二则,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 cover
22 古文二则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君不知故人(        ) (2)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 (3)然少蕴藉(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何谓无知! (2)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 (3)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3.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4.解释上文有关古代官职的四个词。 (1)辟:          (2)举:        ? (3)迁:       ? (4)转:       ? 5.写出“无知”一词在文中的意思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6.从刻画杨震这个人物来说,文章第一句属于   描写,作用是突出杨震的     。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②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下人:迁就他人。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枉于法,则免于相   免:避免。 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尽:都。 C.其弟谏曰 谏:规劝。 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唯:正因为。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9.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综合性学习 10.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堪称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 材料二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三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 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阅读材料一,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体验中考 11.(2018·吉林长春中考)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 那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今日得了这句话,越发得了意,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 【乙】 宝玉道:“也不用摆,咱们且作诗。把那大团圆桌就放在当中,酒菜都放着。也不必拘定坐位,有爱吃的大家去吃,散坐岂不便宜。”宝钗道:“这话极是。”湘云道:“虽如此说,还有别人。”因又命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