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8855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说课稿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41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稿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说课稿 一、说课程内容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说学习要求。知道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三、说教学目标 1、重点、难点。根据课标及我省解读的学习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汉代新儒学”及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难点是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原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的影响 2、三维目标 。感受理解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必要性。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动力。 四、说学法。本课可引导学生采用歌谣记忆法及表格比较法来记忆,以增加兴趣。 五、说教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概念教学法,比较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对1、2课儒家思想在战国的地位来导入本课。 2.讲授新课: 通过播放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部分视频资料来引导学生讨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的历史背景即 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②大一统国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需要 ③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新儒学的产生 (这个过程交由分组的学生概括并最后由老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来讨论组织完成。) 通过设计表格并由学生来完成的方式把握汉武帝大一统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关系,联系历史(Ⅰ)和历史(Ⅱ)有关汉武帝时期社会发展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汉武帝时期一改原先道家“无为”的指导思想为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社会因素,认识思想文化是基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并进而理解掌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表格如下 学说 适用期 思想基础 影响 统治者对应政策 黄老之学 西汉初年 早期道家理论 使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休养生息 新儒学 汉武帝之后 “天人感应” 巩固国家大一统强化中央集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采用讲授法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一些概念的理解。概念如下:“无为而治”、 “汉代新儒学”、 “天人感应”。 3.布置配套练习。 七、附板书设计 特点:以《公平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 的思想体系 汉代思想大一统 西汉之 初的黄 老之学 兴盛的历史背景 ①秦亡教训、经济残破、百废待举 ②适应统治者 政策的需要 流派和基本内容 流派:黄帝的学说、老子的学说 内容: 、 主张:“无为而无不为” 影响: 成为西汉 政治上的 ,在社会上居支配地位 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衰退: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罢黑出 百家,独 尊儒术 历史背景: 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②大一统国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需要 ③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的产生 董仲舒的 新儒学 基础:“天人感应”学说 影响 ①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②有利于巩固 和打击地方 ③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 ④摧残了其他文化(消极) 积极意义 对于巩固国家的 有积极作用 对限制 膨胀和 有一定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