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90448

10.认识工具 课件(26张PPT)+教案+练习+7个视频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926408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认识,工具,课件,26张,PPT,教案
    1.认识工具 【教材分析】 技术与工程是科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单元是第一个有关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主题单元。 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技术就包括使用不同工具的技术,本单元以传统传统的工具箱里的工具为研究对象,用三课分别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工具的使用,本课在本单元中居于起始地位,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主要作用和使用方法,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训练。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是说出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二是说出所了解的它们的用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知道学生已经掌握多少相关知识,使教师能在教学中能够有目的的“有矢有放”,找到教学的增长点,使教学更加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部分的内容,也是本课的主体活动———选择正确的工具完成任务。 第二部分,认识不同工具的作用,了解使用工具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课文介绍了三个活动:其一,通过使用卷尺在木板上做记号,认识钢卷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在刚才所做的记号上钉钉子,这里不仅暗含一个工件可能需要多种工具合作完成,也有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其二,通过把刚才钉进去的钉子拨出来的活动,认识羊角锤的起钉功能;其三,通过夹断铁丝,和连接铁丝的活动了解钳子的作用。 第三部分,以锤子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解释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说明工具的发展史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的,而工具的发展昭示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工具的认识和使用仅仅局限于从一些媒体或者生活中有看到,对于工具的概念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在实际中使用工具进行操作的机会很少,所以二年级的孩子具备一定的相关工具的前概念知识,但是动手操作能力薄弱,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久。可以说这些简单的工具对于孩子来说又熟悉又陌生,因为熟悉,所以在做前概念只是调查之际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当把握时机设置情境或者利用各种图片视频,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握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做到张弛有度、有矢有放的引导学生认识更多工具以及它们的作用,设计的操作活动的设计不仅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即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使用工具做出更加完美的“工件”。科学的追求不应当止于课堂,所以在教学的尾声可以留下具有时代价值的线索或者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去探索。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工具箱里的工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描述实用工具工作和徒手工作的不同。 3.阅读锤子的发展史,知道即使是同一种工具,由于制作材料不同,作用也不同。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与同学交流要使用何种工具,完成任务,学会操作一些简单工具。 2.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科学态度: 1.愿意倾听、交流、分享。 2.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方便人们的生活。 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可以通过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重点】 1.认识工具箱里的工具,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作用。 2.意识使用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难点】 1.在教师指导下与同学交流要使用何种工具,完成不同的任务,学会操作一些简单工具。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工具箱 (羊角锤、老虎钳、钢卷尺、锯子、螺丝刀、扳手……)。 学生材料:羊角锤、老虎钳、螺丝刀、细铁丝、钢卷尺、木板,各12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实物模型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