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93476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教材知识梳理复习第一单元 运动 声 物态变化 光第2课时 声现象(54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47979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初中,PPT,54张,现象,2课时,光第
  • cover
第一轮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运动 声 物态变化 光 第2课时 声现象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常考点】 1.产生:一切声音(次声波、可闻声波、超声波)都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正在_____的物体叫做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振动一定在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见(因为频率或介质的原因);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物体_____停止,_____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振动  振动  振动  振动  发声  第 * 页 易错点 (1)“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表述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这是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出声音,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向周围传播. (2)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被人听见. 第 * 页 2.传播:声音在_____中以_____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_____.传播声音的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3.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有关.在15 ℃的空气中,声速是_____.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中传播最快,_____中次之,_____中最慢. 介质  声波  介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真空  种类  温度  340 m/s  固体  液体  气体  第 * 页 4.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_____.人耳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_____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_____.利用回声测距离时要特别注意,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往返的时间. 5.人听到声音的两条途径是_____和_____.通常情况下,人耳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声音从产生到引起知觉有三个阶段:_____ _____产生声音—_____等介质传播声音—_____引起听觉. 反射  0.1 s  17 m  空气传导  骨传导  空气  声源的  振动  空气  鼓膜的振动  第 * 页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难点】 6.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和_____. (1)音调由声源振动的_____决定;_____越高,音调越高.100 Hz的物理意义是_____.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___.频率低于_____的声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_____的声称为超声波. (2)响度除了与_____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_____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_____和_____决定的. 音调  响度  音色  频率  频率  物体每秒内振动100次  20 Hz~20 000 Hz  20 Hz  20 000 Hz  振幅  远近  距离  振幅  结构  材料  第 * 页 高低  强弱  品质  第 * 页 考点三 声的利用【常考点】 8.声音可以传递_____,还可以传递_____. 考点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常考点】 9.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通常所说的“噪声”是从_____的角度定义的. 信息  能量  无规则振动  环境保护  第 * 页 10.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 dB.减弱噪声对人们产生干扰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 11.当代社会四大污染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_____污染. 90  70  50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噪声  第 * 页 易错点 分辨乐音和噪声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都是噪声,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都是乐音.从环保角度来看,使人心情愉悦的声音是乐音,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和学习的声音是噪声. 第 * 页 考点五 常考图片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可以传声  第 * 页 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声音是由物体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