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00174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208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
  • cover
2017-2018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百姓”在先秦时期是贵族的统称,直到春秋后半期,宗族逐渐破坏,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代替土地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兴起,“百姓”才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普通庶民相似。这说明 A.先秦时期贵族因姓氏繁杂称“百姓” B.地主阶级的兴起是贵族衰落的根源 C.土地私有及宗族观念使“百姓”质变 D.“百家争鸣”与“百姓”都承古萌新 2.《晏子春秋》中的“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韩非子?说林下》中的“买椟还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推行重农抑商 B.商业意识增强 C.社会转型加快 D.经济管理规范 3.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4.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邻家一个未婚女子逝去时嚎啕大哭,但在母亲的葬礼上却吃肉喝酒。他的举动震惊了世人。阮籍的言行表明 A.儒学社会地位降低 B.离经叛道成为时尚 C.追求个性和真爱 D.儒家礼法遭到挑战 5.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推动了理学思想形成 B.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C.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D.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6.苏州商人忌言“翻”“阻”二字,因为汉语口语中同音异义字很多,所以措辞上的讲究就变得很有意思了。比如,“筷子”原称“箸”,与“阻”同音。因为商人担心自己的货物受阻,所以苏州人用与“快”同音的“筷”来替代,故而有了今天我们习成的“筷子”。这表明 A.商人用智慧消除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 B.日常商业生活中充斥着类似趋利避害的做法 C.讲究日常生活中的言语措辞有利于生意兴隆 D.商业活动全面影响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7.在十八世纪的北京周边,煤矿的经营者发展出一套财务制度,与现今的普通买卖非常相似。在四川南部经营盐矿的商人通过宗族资产筹集资本,建立大规模且具有弹性的合伙关系。这些实例都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 A.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健康发展 B.股份制成为企业资金主要来源 C.明清时期完成了社会的转型 D.一些企业财务经营制度的革新 8.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 A.鸦片走私与吏治腐败相关 B.闭关锁国政策使鸦片贸易受阻 C.中国官员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已改变 D.鸦片贸易使白银外流 9.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猷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的意义在于 A.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 B.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 C.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 D.推动了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 10.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 11.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胶澳租界条约》 12.“朕今涕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