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01004

《桃花源记》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30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桃花源记,教案
  • cover
《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 2、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结构层次。(重点) 3、联系作者背景,说说你对“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的社会的看法。(难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掌握作家、作品。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世外桃源———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安居乐业的好地方。后用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美好地方。 二、预习展示 1、你了解作者吗? 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名潜,字元亮。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散文以《桃花源记》、辞赋以《归去来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因在家门口栽有五棵柳树,所以人们又称他为“五柳先生”。 2、你了解时代背景吗? 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剥削压迫十分残酷,加上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作者本人因厌恶官场,毅然选择了躬耕田亩的生活道路。在长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渐体验了普通农民的欢欣和痛苦, 了解了他们的愿望,形成了独特的生活理想。“桃花源”便是他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农村生活感受而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 3、题解 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以“记”为题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兵连祸结的晋、宋期间(公元421年),其时作者57岁,已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同时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否定。 三、听读课文 阅读要求:注意标注出重点字词的读音; 豁然(huò) 俨然(yǎn) 阡陌(qiān mò) 怡然(yí) 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áo) 诣太守(yì) 刘子骥(jì ) 四、疏通文意 (一)积累文言词语. 1.重点词语 (1)落英缤纷 落花 (2)桑竹之属 类 (3)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4)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 (5)鸡犬相闻 听到 (6)皆叹惋 感叹惋惜 (7)辞去 离开 (8)及郡下 到 (9)欣然规往 计划,打算 (10)后遂无问津者 渡口 2、通假字: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3、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 对……感到惊异 (2)复前行,欲穷其林。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完。 4、古今异义 鲜美: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味道)新鲜、可口。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困境。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满,不充分。 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5、同义词 都:(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悉如外人(3)咸来问讯(4)皆出酒食 邀请:(1)便要还家(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沿着、顺着:(1)缘溪行(2)便扶向路 6、一词多义 舍:(1)便舍船(丢下,离开)(2)屋舍俨然(房屋) 寻:(1)寻向所志(找)(2)寻病终(不久) 志:(1)处处志之(作标记)(2)寻向所志(标记、记号 ) 乃:(1)乃大惊(于是,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 得:(1)便得一山(看见 )(2)不复得路(找到) 其:(1)欲穷其林(这、那)(2)得其船(他的,代渔人的)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之:(1)忘路之远近(的,助词 )(2)渔人甚异之(代词,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