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标: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失误 5.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 6、“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1953年-1957)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要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重、商协调发展; ②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练习: 1)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中的“一桥”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 ) A.润扬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江阴长江大桥 C 练习:2)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2949 10.9 2.76 发电量(千瓦时) 538.3 4 2.37 钢产量(公斤) 美国 印度 中国 国家 项目 通过以上对比,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认识: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远远落后于美国,也落后于印度。 练习: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2、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想一想: ).我国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大会职能持续到( )年。 ).我国开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 )年。 1954 1953 毛泽东当选为 国家主席 3)、下图是1954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反映出( ) A.新中国走上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道路 B.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C.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 A 刘少奇当选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委员长 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 4).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 A.《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双十协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009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右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 A.34 B.50 C.55 D.60 D C 到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 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第一部社会主 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多种经济成份 并存状态结束,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 会唯一的经济基础。 1)、某班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C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失误 1).材料题:1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亿斤) ①与1949年相比,1957年-1958年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从农业方针方面说明:1957 1960 198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③材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启示是什么? 粮食产量得到增长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