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17187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417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
  • cover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以下三幅地图解读有误的是 A.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时期依次为西周、秦朝、元朝 B.图1的实行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C.图2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D.图3推行行省制,行省官员可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2.春秋初期曾发生过“周郑交质”事件,郑庄公姬嘉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这反映出 A.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 B.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 C.同姓诸侯国格守分封的义务 D.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的道德 3.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 材料中的“这一项根本决定”应是 A.设立皇帝称号 B.规定王位世袭 C.分封子弟为王 D.推行郡县制度 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6.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刺史 D.知州 7.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加强社会流动的重要创造。以下可以证实这一功能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D.“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 8.唐代设水部郎中,管理天下河渠、运漕等事物。“水部郎中”应该隶属于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 9.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这三者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国家统一 C.强化贵族特权 D.加强君主专制 10.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惠帝在位7年,丞相3人;文帝在位23年,丞相5人。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玄宗在位43年,宰相34人。由此可见,唐朝宰相人数变化原因在于 A.皇帝刻意加强宰相职权 B.世家大族垄断高官职衔 C.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 D.围绕分割相权调整官制 1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宋朝“二府三司”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二府三司”指的是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 B.“二府三司”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手段,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 C.“二府三司”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二府三司”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创造,有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12.元朝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A.君主权力相对削弱 B.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D.三权分立制约皇权 13.明太祖设六科给事中,与六部对应。其职责是 A.行政 B.司法 C.财政 D.监察 14.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