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174

五年级语文教案 《斗笠》.(语文a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29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语文,五年级,教案,斗笠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斗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感情细腻、真挚的现代诗。本诗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戴上故乡的斗笠,表达了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尤以诗句“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回旋反复吟咏,奈人寻味。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笠”,正确规范地书写“笠、戴、蘑、菇、袭、熄”,自主积累“我的词语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艺,感悟诗中浓浓的乡情,暖暖的母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读通诗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整体感知诗歌,初步感受斗笠饱含的深情 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读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感受母爱。激发学生感激母亲、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感受母爱,从生活的点滴体验亲情的无处不在及伟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触发情思美。 1、课件出示斗笠图片,认识斗笠。 2、课件出示课题“斗笠”,认识生字“笠”。 3、师述: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更有一些旅游胜地,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明码标价,十分受人欢迎。许多家庭,还在墙上挂上一顶斗笠,作为装饰,令人赏心悦目。作者王宜振也对斗笠有份特殊的情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愿意听老师先来读读这篇课文吗?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师范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同时播放伴奏音乐。) 2、听完老师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受?想说点什么? 3、自读课文,说说自读后的感受。 三、品读课文,感悟意境美。 1、同学们,读课文时,你把自己当谁了?(一个孩子的母亲)那你对“孩子”说了什么呢? 2、分节品味课文。 (1)谁来当一回母亲,读一读你最喜欢的那一节?读出了母亲的心情吗?(评议朗读)母亲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一节?(引导学生说出语言美、情感美和想像美。) (2)谁再来读读自己喜欢的诗节?还有不同的读法吗?“编进的鸟鸣”会是怎样一种声音啊?你听到了吗? (3)当有学生读到最后一节时,相机分析:“让他照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熄的灯。”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3、小组内自选诗节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4、组代表汇报朗读情况。 5、喜欢整篇课文的同学请你们一起大声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吧!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6、课堂小结,找关键词,课件板书。 四、即兴作诗,实现创造美。 过渡:孩子们,此时此刻,老师也想当一回诗人,想写写这样深情的诗歌。 1、教师即兴作诗。(模仿书中诗节作诗) 2、你们能行吗?(模仿作诗) 3、假如你就是那“孩子”,会用什么样的诗歌来回答“母亲“呢?课后用文字的形式告诉老师吧!(拓展延伸) 4、此时,老师还想唱一曲,让我们一起来唱一曲《他*的吻》,以表达对他*的爱吧!(课件出示《他*的吻》之歌,学生随音乐唱起来,课堂到此结束。) 板书设计: 做 故乡的蘑菇 听 故乡的声音 乡情 斗笠 感 故乡的温暖 闻 故乡的芬芳 母爱 戴 故乡的明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 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感受及体会母爱,并从生活的点滴体验亲情的无处不在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词。    2.配乐朗读课文。   3.谈读文的感受———母爱。   二.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组织自学。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读中感悟:     a.你觉得“编进的鸟鸣”会有怎样的声音?读到这里你的脑海浮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