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24449

湖北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20397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北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月
  • cover
湖北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既是人性也是天性,人性和天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只要人们能尽力地扩充自己先天所固有的“善心”,即认识本性,同时也就是认识了天性。孟子的这一思想 A. 形成了天人感应的观念意识 B. 形成了儒学伦理的基本体系 C. 赋予了汉代儒学神秘的色彩 D. 得到了宋明理学的继承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孟子使儒家道德思想附会为天性,提高了儒家道德思想地位,为宋代理学将儒家道德思想上升到天理高度,重建儒家思想信仰体系提供了借鉴,故D项符合题意。天人感应为汉代董仲舒提出,吸收阴阳家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孟子未提出儒家伦理纲常思想,故此时儒家伦理体系尚未建立,排除B。C项,经过汉儒加工的“天人感应”理论。以“天道”为基本,使政治理论神学化,使政治管理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与题干中的道德天性无关,故排除。 2.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汉代四川临邛县人民对于天然气的认识和利用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汉宣帝(公元前67)……时又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以竹筒盛其光,可拽行终日不灭。” 常璩(东晋)《华阳国志·蜀志》 “蜀那临邓县有火井。汉室之隆(即光武中兴),则炎赫弥炽,暨桓、灵之际,火势渐微。” 刘敬叔(南朝)《异苑》卷 “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家火煮之不过二三斗盐耳” 范晔(南朝)《后汉书郡国志》 A. 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 B. 东汉开始认识到天然气的可燃性 C. 汉代广泛将天然气用于煮盐生产 D. 汉代火井煮盐技术已经十分高超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表格材料分析,三则历史记载均有“井火”出现,可见汉代四川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均发现了天然气的燃烧现象,故可确定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这一史实 ,故A项正确。材料中表达天然气皆为盐井中出现,不能体现东汉时最早认识天燃气,故排除。C、D选项的表述皆在《后汉书郡国志》所记载,而在《华阳国志·蜀志》《异苑》卷均未记载,不能有效说明CD两项的真实性,故排除。 3.撰于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所记外国,系抄旧史而成,杂乱无章,为人不取。南宋时进士周去非在广西仕宦期间作《岭外代答》,是书共记海外诸国40余,该书问世之后,未曾刻成书,而“有多种抄本流传”。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朝廷对海外史地知识的轻视 B. 时人的域外知识仍相当有限 C. 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独具特色 D. 民间海上贸易渐趋松弛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岭外代答》“有多种抄本流传”受到民众欢迎,反映了东南地区海外贸易繁荣下民众对海外诸国加深了解的需要,故C项符合题意,D项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政府对海外史地知识的态度,故排除。《岭外代答》记载40余国,且“有多种抄本流传”,故B项表述有误,排除。 4.1464年,明宪宗不经正常途径,授予工人姚旺为文思院副使,此为“传奉官”之始,后传奉官泛滥,引起众多官员不满。1485年,群臣上疏请求宪宗废除传奉官制度,宪宗有所感悟,罢免五百余名传奉官,一时朝野称快,传奉官制度受到遏制。传奉官制度的遏制有利于 A. 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 B. 维护官僚政治的平衡 C. 减少中枢决策的失误 D. 提升内阁成员的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传奉官”指由司礼等监太监“传奉圣旨”任命的官员。“传奉官”的泛滥使政府官僚体制失衡,增加财政负担,故对“传奉官”制度的限制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平衡,故B项符合题意。A项,传奉官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