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3279

历史必修1知识梳理学案: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0次 大小:539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历史,必修,知识,理学,24课,开创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课程标准】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影响。探究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之间的联系。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图表掌握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打开新局面的原因及三大重大外交成就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理解历史事件的实质。由历史材料和图片引出历史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识梳理】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 2、恢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 (2)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①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 ②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2)过程: (1)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 (2)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4)建交:1979年,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 2、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②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 ③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应周恩来邀请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