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34081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色散课件(新版)沪科版(28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17689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四,节光
  • cover
课件28张PPT。第四节 光的色散第四章 多彩的光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折。 (填“靠近”或“远离”)靠近2.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如下图),画出光折射的情况。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雨过天晴,一条美丽的弧光带悬挂在天空,十分壮丽。彩虹是如何产生的?导入新课花儿为什么这么红?绿叶为什么又是绿色?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重点) 2.知道色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重点) 3.了解物体的颜色。(难点)导入新课 太阳发出的光,照亮了地球,使万物生辉。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发生了色散,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讲授新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演示:光的色散 太阳光中的红光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讲授新课 结论: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讲授新课 1.太阳光(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小结讲授新课 2.太阳光(白光)是复合光。 3.红光、绿光、蓝光等是单色光。 彩虹是因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被空气中的水滴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讲授新课1.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D练一练讲授新课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基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讲授新课色光的混合讲授新课放大镜放大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讲授新课电视、电脑等彩色显示屏幕上艳丽的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基色光混合而成的。红、黄、蓝。 是颜料的三原色,它们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出不同的颜色。讲授新课颜料的混合讲授新课 色光-红、绿、蓝 颜料-红、黃、蓝色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原色不同熟记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光物体光被物体反射光被物体吸收光透过物体讲授新课(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只有红光通过红玻璃。讲授新课其余的色光到哪里去了?其余的色光被物体吸收了。讲授新课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红绿蓝练一练讲授新课(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讲授新课白色的物体黑色的物体红色的物体 吸收其他光线反射红色光线,看到红色。 没有吸收光线完全反射光线,看到白色。 完全吸收光线没有反射光线,看到黑色。讲授新课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把复合光分解成几种单色光的现象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绿、蓝红、黃、蓝透明物体的颜色: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反射的光决定课堂小结1.“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光的( ) A.色散 B.直线传播 C.漫反射 D.镜面反射A随堂训练2.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A随堂训练3.我们的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很清楚,我们所以能看清这些字,其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纸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纸照射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