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34304

青岛版四年级下认识负数单元教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49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青岛,四年级,认识,负数,单元,教案
  • cover
数学四年级八册第四单元整体课例设计方案 双语 学校 2015年 3 月12 日 主讲人 韩晓花 修改人:莱州双语学校 张霞 单元知识简析 本单元教材借“中国的热极———吐鲁番”的温度和海拔高度等方面的信息,来展开正负数的学习,由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归纳概括出正负数的意义。这样的编排融陌生的知识于熟悉的生活之中,既能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又能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本单元是数与代数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感知正负数的大小。重点是有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数学思考方面: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 解决问题方面: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情感与态度方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知识链接 前置知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及其对数的认识。 后续知识:有理数及其运算。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信息窗 情景图的整体把握 本信息窗所呈现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有关资料。由表示温度和海拔高度的数量引入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用的数学信息有:描述温度的38°c、49°c、82°c、零上13°c、零下3°c、零下10°c;描述海拔高度的比海平面低155米。 问题 策略 学生对正、负数概念比较陌生,如果直接出示信息窗中的信息,学生很难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所以开课伊始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生活信息(如进球和丢球、转入和转出、上车和下车等),学生的不同记录方法不能被所有人认可,激发学生寻找一种数学方法的欲望,就此引入数字前加“+、-”来表示的方法。)(教师也可以游戏“找反义词”来引入,如:上—下,大—小,前进1米—后退1米,等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学生找出后,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符号表示出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接下来利用漂亮的风景图引出吐鲁番盆地,并让学生将描述吐鲁番盆地的几段文字中的数据也用上面学到的方法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进入到后面环节的学习。 例题的处理 第一个红点问题,可以先让学生把信息中的温度分类,思考可不可以用前面总结的方法来表示。然后出示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引导学生思考零上13度与零下13度分别怎样表示,0度的意义和特殊性,并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习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数学表示法和读法。要借助直观、经历“个性表示—数学地表示”的过程,了解正负数在表示温度时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学习第一个红点的内容时,要引导学生经历个性化表示零下温度到数学地表示零上温度、零下温度的过程,了解正负数在表示温度时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这是单元学习的基础,要用足时间,为学生迁移学习第二个红点的内容奠定基础。第二个红点问题,可以让学生借助海拔高度示意图,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自主探索表示海拔高度的方法,然后相互交流,理解“海平面”的意义。引导观察几个数的特点,让学生在分类、比较中学习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其读写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