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3531

历史: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岳麓版必修2)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1882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岳麓,必修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程标准要求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身份的提高,租佃制普及到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契,地契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学习“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土地制度中耕佃制及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掌握租佃关系形成的原因,演变过程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土地私有制及租佃的演变历程,培养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土地制度是社会的基础,认识土地制度演变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租佃是封建社会特征的基本内容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主学习精要 一、井田制的实行、瓦解和废除: 1、实行: 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有周王将全国的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由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 2、瓦解: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开始走向崩溃。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3、废除: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变法。秦正式宣布“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与全面的肯定。商鞅还实行“依军功行田宅”的制度,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思维激活 说一说 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是怎样开始实行、瓦解和废除的? 做一做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C 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1、土地所有制形式:战国时期,贵族掌握土地所有权的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战国以来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以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君主的私有土地,是由宫廷有关部门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在私有土地中,除自耕农私有土地之外,就是地主私有土地,地主的土地有多种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2、土地兼并: 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到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土地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 思维激活 说一说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有哪些?如何认识土地兼并是地主获得土地的主要途径? 做一做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经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 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C. 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答案:C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地主庄园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