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38044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3635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大自然,语言,教案
  • cover
第 二 单 元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体会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情境导入】 同学们,谁能说说我们人类的语言指的是什么?(生:语言就是人们平时说的话。)语言的功能是什么?(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告诉别人一件事情。)好!刚才大家弄清了两个问题:一是“人类的语言就是人们平时说的话”;二是“人类的语言能告诉别人一件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大自然的语言”能告诉大家什么?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弄清这些问题。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读课文,朗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理解词义。 2.思考下面的问题,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 1.重点词语: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 2.(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3. 二、深入探究———局部顺序 1.勾画出第1段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思考对一年四季丰富物候现象的描述,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点明时间变化的词语,说明本段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展开描述的。 2.课文第2段所举的三个例子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 同桌交流,明确: 3.课文6 ~10段中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明确: 不能调整(或互换)。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排最后。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4.整篇文章中采用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学生回顾讨论交流,明确: 全文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而局部介绍时除了逻辑顺序外,还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思路清晰。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学生勾画相关语句并分析其作用,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明确: (1)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更有说服力。 (2)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第7段) ———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之一。 (3)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