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46258

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一轮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能优化训练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2974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化学,2019,中考,复习,一轮,第一
  • cover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18四川雅安中考)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B.难溶于水C.淡黄色固体 D.熔沸点低 2.(2018四川绵阳中考)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 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 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 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3.(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4.(2018山东济宁中考)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5.(2018重庆中考)“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 6.(2018浙江绍兴中考)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7.(2018重庆中考)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洗糯米 B.刀切肉块 C.粽叶包粽 D.烧火煮粽 8.(2017贵州黔东南州中考改编)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9.(2018浙江嘉兴中考)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              。?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  。? (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 (1)其他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硝酸银溶液,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或(合理即可) 模拟预测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海水制“碱” C.海水制镁 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 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棉花纺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活性炭除臭 D.液氧汽化 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墨绘制字画 B 醋酸显酸性 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 NaOH能与油脂反应 用NaOH除去油污 D CH4常温下是气体 用CH4作燃料 4.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儿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 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A的加热方法,即将试管倾斜大约45°,其原因是                    ,避免采用图B的加热方法,原因是                   。? (2)图C或图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原因是?  。? (3)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原因是 。? 7.苯的化学式为C6H6,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还是一种易燃的化合物,有较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苯属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