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50张PPT。中国画-花鸟画花鸟形象的出现,要比山水形象早,比山水形象多,但作为独立画种登上画坛却比山水画晚。1 隋唐时期中晚唐时期知名的花鸟画家 初唐时期的薛稷,善于画鹤。 中唐时期的边鸾,折枝花卉、蜂蝶、蝉雀无不精妙。 晚唐时期的刁光胤,擅画湖石、花卉、猫兔、鸟雀之类。《梅花山茶雪雀图》边鸾唐代的画马名家及风俗画家 曹霸 出身于世族,但却“视富贵如浮云”,开元年间被玄宗召见,奉旨重修“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壁画”,并画御马“玉花骢”,曾任左武卫将军,“安史之乱”后落魄流于四川。《九马图》曹霸《照夜白图》 [唐]韩干 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五牛图》 [唐]韩滉 现藏故宫博物院《五牛图》 [唐]韩滉 现藏故宫博物院设立了完备的美术创作机构一一“翰林图画院” 花鸟画方面,彻底摆脱了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写实风格大大加强,形成了以徐熙和黄荃为主的两大流派。2 五代两宋时期中国传统花鸟画自唐兴起,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两大流派的形成:一是黄派(黄筌),一是徐派(徐熙)。两派奠定了我国花鸟画艺术的重要基础,使继之而来的宋代,进入到一个花鸟画普遍繁荣的全盛期。 从审美趋向上,中国花鸟画也形成了“精丽、富贵、典雅之美”和“野逸纯朴、简洁之美”两类。“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雪竹文禽图》黄筌《写生珍禽图》 [五代]西蜀 黄筌《雪竹图》 [五代]徐熙2.1、精丽典雅的北宋院体花鸟画 由于黄派花鸟画符合帝王贵族的审美要求,因此,黄派习用的 “勾勒晕色” 法及其整体风貌便成为院体的标准画风。 代表人物主要有:赵昌、易元吉、崔白、吴元瑜、赵佶等。《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 81.5X53.6CM 《缂丝赵佶花鸟方轴》[北宋]赵佶 24.5X25.3cm 2.2、借物寓意、寄情于墨的文人画 文人画: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绘画和院体画。 借绘画抒发性情的“笔墨游戏”之风。 技法上注重于“写意”,追求笔墨形式本身的感人力量和作品的天然意趣。《墨竹图》 [北宋]文同纵131.6厘米 横105.4厘米《枯木怪石图》苏轼纸本 墨笔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其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元代的花鸟画,不及宋代昌盛,在当朝画坛地位也不能与山水画相比,但是较之前代仍然有新的面貌。 梅、兰、竹、菊等创作母题,因暗含着儒家的伦理学和道及禅宗哲学精神,而为文人画家们所厚爱。 元代著名的水墨花鸟画家有王渊、陈琳、李衎、柯九思、王冕等等。3 元代《竹鸡图》 [元]王渊 纸本《溪凫图》 [元]陈琳 纸本 设色 纵35.7厘米 横47.5厘米《双勾竹石图》 [元]李衎《清阁墨竹图轴》 [元]柯九思《墨梅图》 [元]王冕 纸本水墨 4.1、继承两宋院体画风的“院派”和“浙派” 边文进作品:《双鹤图》《春禽花木图》 林良(1416-1480)作品: 《鹰图》《芦雁》《枯木寒鸦图》 吕纪(1477-?)作品: 《芙蓉鹭鸶图》《桂菊山禽图》 4 明清时期《雪梅双鹤图》 [明]边文进 《双鹰图》 [明]林良《芦雁图》 [明]林良 北京故宫博物院《桂菊山禽图》 [明]吕纪4.2、吴门画派和“明四家”代表 唐寅(1470-1523) 作品:《枯槎鸜鹆图》《枯槎鸜鹆图》 [明]唐伯虎《岁寒三友图轴》 [明]唐寅 上海刘海栗美术馆藏 4.3、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 陈淳(1483-1544)作品:《红梨诗画图》、《山茶水仙图》、《葵石图》 徐渭(1521-1593)作品:《墨葡萄图轴》《杂花图卷》《牡丹蕉石图》 《黄甲图》 《榴实图轴》 周之冕(1521-1593)作品:《花溪鸳鸯》轴、《花鸟》卷、《菊桂双雀图》 《设色花卉》 [明]陈淳《墨葡萄图轴》 [明]徐渭《杂花图卷》 [明]徐渭 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牡丹蕉石图》 [明]徐渭 纸本水墨 120.6X58.4厘米 《榴实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