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63525

19.1 原子核+阶段验收评估(六)+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582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9.1,原子核,阶段,验收,评估,+Word
  • cover
阶段验收评估(六) 原子核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图中曲线a、b、c、d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a、b为β粒子的径迹    B.a、b为γ粒子的径迹 C.c、d为α粒子的径迹 D.c、d为β粒子的径迹 解析:选D 由于α粒子带正电,β粒子带负电,γ粒子不带电,据左手定则可判断a、b可能为α粒子的径迹,c、d可能为β粒子的径迹,选项D正确。 2.贝可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 A.C→N+e B.U+n→I+Y+2n C.H+H→He+n D.He+Al→P+n 解析:选A 放射性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A选项为β衰变方程,B选项为重核裂变方程,C选项为轻核聚变方程,D选项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故选A。 3.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强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 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100个Pu经过24 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解析:选D 由核反应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得,X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中子数为235-92=143,A错误;半衰期为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B错误;衰变时释放巨大核能,总质量减少,C错误;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D正确。 4.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的花岗岩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含铀、钍等),会释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射线是发生α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B.β射线是发生β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减少了1 C.γ射线是发生γ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1 D.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解析:选D α射线是发生α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A错误;β射线是发生β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不变,B错误;γ射线是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没有γ衰变,C错误;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D正确。 5.在未来的中国,从沿海的广东、浙江、福建到内陆的湖北、湖南、江西,几十座核电站将拔地而起。发展核电既是中国发展突破能源、交通、环保瓶颈的上策,也符合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号召。下列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可能是U→Ba+Kr+2n B.核反应过程中质量和质量数都发生了亏损 C.在核反应堆中利用控制棒吸收中子从而减小中子对环境的影响 D.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是通过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汽轮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选D 本题易错之处是认为可以将裂变反应中左右两边的中子约掉一个而错选选项A。核电站是核裂变的一种应用,其反应方程式是U+n→Ba+Kr+3n,反应中,质量数不变但质量发生亏损,从而释放出核能,故A、B错误。在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