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6370

陕西省2011届历史高考专题突破(2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1120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陕西省,2011届,历史,高考,专题,突破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届历史专题突破(2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我国现在正在全力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倡科学发展观,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 相辅相成”。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③④ 2、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西方国家完全消除了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 )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4、握手礼是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见面礼。以下一组握手照片中不反映外交礼仪的是 () 毛泽东与田中角荣 B.周恩来与尼克松 C.邓小平与欧共体主席 D.胡锦涛与连战 5、由中央新影音像-出卷网-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6、浙江某重点中学百年校庆的刊物里有这样的记载:“我校白恢复高考以后,已有300多名校友出国留学,其中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就达183人。”造成那么多人在美国留学、工作,最直接得益于() A.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 B.招生制度的改革 C.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7、 “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是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对“九·一三”事件的讽刺。 “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与“文革”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外交成就捷报频传。下列词语符合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一线连片” B.“扫庐请客”、“安贫乐交”、“柳暗花明” C.“左右开弓”、“韬光养晦”、“和而不同” D.“化敌为友”、“跨洋握手”、“三分天下” 8(天津市汉沽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2007年12月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特意去山东曲阜参观,并作了以下题词。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 () A.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B.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文明 C.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 D.中日两国人民要继承友好交流传统,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9、(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高三历史科试卷) 2008年3月15日,“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在北京举行开幕活动。此活动既是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为了纪念() A.中日正式建交30周年 B.《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C.中国重返联合国37周年 D.抗日战争胜利结束63周年 10、(蚌埠二中2007-2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