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664000

1、形体、材质、匠心 课件(共26张PPT)+教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4408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形体,材质,匠心,课件,26张,PPT
    1、形体、材质、匠心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雕塑的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举例,实物演示法,学生动手体验等方法,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雕塑作品,体验生活的情趣。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造型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3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感受雕塑的形体美,体会作品构思和掌握雕塑的材质特点。 难点:通过感受形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展示一张中山公园的风景照片,引导学生感知雕塑作为艺术作品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以及,它点缀在我们的空间环境,美化生活。 活动2【活动】探究学习(一) (一)探究活动一: 小组展开回忆讨论,分享在生活中哪些场合看到过哪些雕塑作品? 活动3【讲授】讲授新课 1.雕塑的定义: 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以及敲击、焊接、装配等手段,创造具有实在体积的造型艺术。 2.雕塑的种类。 从形态上分: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 浮雕:附属在一个平面上浮凸的物象,只能从一个角度欣赏。 透雕:在浮雕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可供两面欣赏。 (教师分别展示三种雕塑实物) 3.雕塑的语言: 形体、材质、匠心。 (也就是从视觉、触觉、意蕴三个角度欣赏雕塑作品) 活动4【活动】探究学习(二) (二)探究活动二: 请同学演示典型雕塑作品的形体表现,感受形体美。 思想者、掷铁饼者、自由女神。 活动5【讲授】讲解学习 雕塑作品欣赏: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也称巴西基督像,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位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 落成于1931年,总高38米,体积庞大,有1145吨重,左右手的指间距达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双臂平举,深情俯瞰山下全景,预示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的赞许。同时,耶稣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人民热情接纳和宽阔胸怀的象征。 《马踏飞燕》 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从力学上分析,以飞燕为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度,又有动感。 结合本市桂金路照片: 1983年“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镀金浮雕地球,正面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象征着中国旅游业是对外开放的先导产业,面向世界,向现代、国际化的目标奋进。“马踏飞燕”奋蹄于地球之上,象征着中国旅游业蓬勃崛起的形象和光辉灿烂的前景,也表明中国旅游业已昂首屹立于世界。 活动6【活动】探究学习(三) 探究活动三: 请同学上讲台,在老师的百宝袋里摸索一件材料,形容触觉,让全班同学猜。 5.材质 雕塑艺术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与雕塑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美感有着密切的关系。雕塑家往往通过艺术创作的需要选择不同质感的材料。 例如: 大理石:坚硬、质感细腻,色泽洁白,适合精雕细琢。 木材:纹理细密,朴实,温暖。 不锈钢:沉重、坚硬、冷峻,给人以庄严肃穆感。 活动7【讲授】结合分析 雕塑作品欣赏: 市文化广场的体育主题雕像。 《和平少女》(大理石): 雕像创作于1985年,立于日本长崎反原爆和平广场。这是以国家名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