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69848

数学五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1-1-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6069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数学,五年级,青岛,五四,1-1-1,用数
  • cover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上册)》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直尺; 学具: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课件出示(见图1)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班里的学生。溢溢是我班的班长,你能描述一下他的位置吗? 预设1:第3排的第2个。 预设2:从右边数的第4排的第2个。 预设3:从前面数第2排,在从左数第3个。 …… 师:同样是这一个班长的位置,有从左边数的,有从右边数的,还有从前边数的,虽然都有道理,不过老师有点晕了,你感觉呢?那怎样才能既准确又简明地确定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在具体描述位置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亲自体会描述说法混乱的问题,这样做为学生后续的探究学习做了铺垫,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学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一)明确列与行? 1.认识“列”。 师:为了避免刚才那样混乱的现象,咱们必须统一标准。在数学上,我们把竖排称为列,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列要从左往右数。(板书:竖排为列,从左到右) 我们班中的第一列在哪里?第一列同学请起立。 预设: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左右两边各站起来一列。 师:想一想,在咱班里,谁是观察者?如果你想观察到全班的座次情况,应该站在哪里观察? 2.认识“行”。 师:横排叫做行。行应该从前往后数。(板书:横排为行 从前到后) 依次说出第一行、第二行……(随学生回答,课件闪动演示)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说出教室里的行。 3.用列和行来描述班长的位置。 师:现在你能正确说出班长的位置了吗? 预设1:第3列第2行。 预设2:第2行第3列。 师:确定位置时,要先数列再数行,那班长的位置应该是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 教师在情境图中任意指2~3个小朋友让学生说一说其所在的位置。 尝试说一说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设计意图】先给予学生列跟行的认知定义,再在教室内这一现实情境中进一步加深认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充分利用课堂座次这一现实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研究确定位置的丰富情境。   (二)认识点子图   师:如果我们用一个圆点代表一个学生,那刚才的座位图就变成了更为简洁的点子图。现在你还能找到班长的位置吗? 课件演示点子图。(见图2) 学生指出班长的位置后,接着让学生说出其他的三个小朋友的位置。 【设计意图】由情境图到点子图,使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认识数对 1.感知数对产生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现在准备好练习本和笔,我来指,你来写下它的位置,看谁能跟上老师的速度?现在开始。 教师故意快速指,让学生感觉这种方法还不简便,为教学数对做伏笔。 预设:学生会反映太快了,跟不上。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活动,从而让学生自己感到原来的方法比较麻烦,引发思考:是不是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这时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创作,最后在大家的交流比较后得出用数对表示的方法,充分地让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2.创造数对。 师:这个问题数学家也曾遇到过,不过他们经过一番思考,发现了一种非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