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一课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1、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蚕卵:颜色(紫黑色),形状(扁圆形), 大小(像芝麻粒儿,)。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 问答1、为什么要在孵化小蚕的盒盖上扎小孔呢? 答:使空气流通,让小蚕(呼吸)。 为什么要洒水呢? 答:这是因为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小蚕的孵化与什么有关? 答: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养蚕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 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答:刚从卵里孵出来的蚕很像蚂蚁,所以叫蚕蚁。 第二课 蚕的生长变化 1、蚕在生长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还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3、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4、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蚁蚕到蚕吐丝结茧前要蜕(4)次皮,在蚕茧里面蚕还要蜕(2)次皮,蚕的一生一共要蜕(6)次皮,每次蜕皮后,食量(大增),长得(很快)。 了解5、开始吐丝的蚕长度约(6)厘米,身体变得(洁白),有些透明。 6、蚕不吃东西,身体发黄发亮是因为(蚕要吐丝了)。在蚕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了解7、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颜色有(白色)的,也有(黄色)的。长约(5)厘米,宽约(3)的厘米,重量约(1.5~2.5)克。 了解8、蚕宝宝的外形特征: 颜色是白色,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 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称尾角。 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 了解9、蚕共(8)对足,其中(三)对胸足,(四)对腹足,(一)对尾足。 了解10、蚕用(足)(蠕动)爬行。 问答1、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呢?还有哪些动物有这些习性呢? 答: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外表皮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当蚕的身体长大受到限制时蚕就要把原来的皮蜕掉。例如:蛇 2、蚕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答:蚕的外形是白色,圆筒状,有头、胸、腹三部分。 3、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小黑点是蚕的气门,用来调节体温,适应周围温度。 4、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蚕的身体结构决定了它吃桑叶和吐丝。 5、蚕宝宝是什么时候开始吐丝的? 答:蚕不吃桑叶了,而且身体变得发黄发亮,就是要吐丝了。 观察蚕吐丝的情况 吐丝前的蚕 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变透明 吐丝后的蚕 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蚕怎样吐丝 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其他发现 花费长时间寻找适合做茧的地方 第三课 蚕变了模样 1、(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 了解2、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