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7291

历史选修1《单元1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日期:2024-06-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9796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选修,单元1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特色教案】 梭伦实行的改革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但是,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梭伦不得不出走他乡,雅典出现了个人专制的“僭主政治”。然而,“僭主政治”并不意味着旧秩序的复辟,梭伦改革的重要成果仍然保留下来,不仅推动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也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探究的主要问题】 【重要概念】 梭伦改革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僭主政治 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民主政治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 导入:雅典民主政治就是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迸行改革。———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介绍必修一“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梭伦改革时期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实际是氏族贵族政治。那么后来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情况怎么样呢?公元前8-6世纪的贵族政治(本册第一课)———僭主政治。】 梭伦改革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贵族在改革中利益受损失比较多,对改革十分不满:下层平民由于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广泛参政议政的愿望未能充分实现,也有很多抱怨。平民和贵族矛盾又趋尖锐,梭伦成为矛盾的焦点。当时,希腊一些城邦实行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有些人劝梭伦利用自己的权威,在雅典建立僭主政治,但遭到了梭伦的拒绝。梭伦认为僭主政治将使人民“沦为卑贱的奴役地位”,不会有好下场。后来,梭伦不得不放弃权力,离开雅典,到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漫游。 【1、梭伦出走:(1)原因:①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尽管梭伦改革意义重大,但由于仍保留了大量的氏族制度残余,加之梭伦改革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因而梭伦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梭伦没有完全迁就贵族也不代表平民利益,改革不可避免的引起贵族的怨恨和平民的不满足,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仍在继续并走向激化。②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践踏民主政治。】 僭jian第四声,超越本分,地位低下的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义。 [历史纵横] “僭主”指不合法的政权篡夺者。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各城邦较普遍地实行这种政权形式。 僭主在位期间,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一般都专制独裁,同时实行鼓励工商业发展和奖掖文化的政策。 【僭主政治的特征:①名义上的特征:“希腊的僭主都不称王(巴西琉斯)。他们是事实上的专制君主,他们都用一些谦逊的称号,如‘终身执政官’、‘全权将军’等”。 然而,僭主虽然是事实上的王,但他们却始终都是不合法的王。 ②形式上的特征:一是具有强大的力量;二是实行无限制的专制统治。 ③实质特征:僭主独立于两大阶级之外,压制贵族的利益,给平民施以一定的好处,从而缩小两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和其他利益上的差距。只有这个特征才最好地体现出僭主政治的“中介”地位。】 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山地派”不满足梭伦的改革措施,要求进一步推行改革,“海岸派”继续拥护梭伦的新政策,但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消除纷争。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凭借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