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7528

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练习):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6单元 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23895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1,世界和平,争取,单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
    第六单元 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而人民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的步伐也一直在继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未来世界大战核武器肯定会被应用,而这类武器肯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国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因此我们号召它们,应该用和平手段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 材料二———…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歌曲《随风而逝》(20世纪60年代“反战四部曲”之一) 材料三  (1)请判断材料一出自哪一文献?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当权者为什么不顾“人民的哭声”还要继续下去? (3)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共同要求是什么?由此概括世界人民反战运动在内容上、范围上和组织上有哪些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判断“文献”与第(2)题概括“核心思想”,都需要从所给主题“战争与和平”入手,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而“主要内容”是对材料一的意思的概括,“还要继续想”的原因则要从“当权者”的企图、利益出发分析思考。解答了前两题,第(3)题中的“共同要求”就不难回答了,而且这一要求,当然也是古今中外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最后“特点”的概括,根据题目所提示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回答。 答案:(1)《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内容:强调了核武器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号召各国政府作出承诺,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 (2)反对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出于争霸世界的需要。 (3)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特点: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具有全球性;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越来越趋向国际化。 2.(2007·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战争造成的灾难有目共睹,但不同时代、不同人对战争有不同的思考和主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2)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二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 (1)反对战争,向往和平。 (2)二战后,西欧国家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共体、欧盟,发行统一货币欧元。这种团结合作的一体化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3.(2008·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 (2)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 解析:本题以国联和联合国为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第(1)题,注意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时间、背景,不难判断此时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应该为“和平、安全”。第一次世界大战属于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战争。第(2)题,可从成员国的数量、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该组织是否被几个大国控制)、发展中国家在该国际组织中的地位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今后的高考备考中在这方面应多加注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