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78476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导学案(有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369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21课,清朝
  • cover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清代的文学成就与特色 2.知道昆曲与京剧的相关史实,了解清代戏曲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3.以《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昆曲的兴衰和京剧的兴起为例,探究清代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预习案】 【自学导航】 (一)《红楼梦》 1、原名:______是清代一部长篇小说。 2、作者:______创作了前80回,______续写了后40回。 3、面世:______晚期排版面世。 4、地位: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思想性强。 5、社会意义: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 别称:_____、_____,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成熟:明朝时表演艺术日趋成熟,代表作有_____创作的《______》 顶峰:_____时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表作有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创作的《______》。 衰落: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 (1) 1790年,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 (2)皮黄戏:_____年间形成新的剧种“皮黄戏”。 (3)皮黄戏博彩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_____的地方特色,被称为“_____”或“_____”。 (4)发展: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得到_____的扶持,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流传四方。【探究案】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齐心协力,勇于展示,我们就是完美的团队) 【探究一】 1、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什么? 《红楼梦》背景广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以贵族家族贾府的兴衰变迁以及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清朝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写作手法精巧纯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艺术水平极高,所以能受到追捧。《红楼梦》思想性强,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歌颂了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自由的下层人民的抗争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2、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艺术是怎样形成的?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探究二】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的原因? 1.商品经济的繁荣,外国文化的影响。 2.文化教育普及程度提高。 3.印刷成本降低。 4.某些社会原因迫使部分文人从事小说创作为生。 【检测案】 1、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真令人感叹。这部著作前80回的作者是【C】 A.吴承恩??B.施耐庵C.曹雪芹??D.罗贯中 2、对下图所示巨著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 A.明代曹雪芹创作的文学巨著 B.思想深刻,艺术精湛 C.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D.抨击了封建礼教,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D】 A.窦娥??B.孙悟空C.李逵??D.林黛玉 4、19世纪初期有一句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这句流行语说明了?【B】 A.诗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