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9120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3190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七年级,历史,4课,唐朝,中外
  • cover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本课分析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整个历史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单元的主题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本课则揭开了繁荣的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内容包括三个子目,第一目是“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介绍了日本派遣使者来到唐朝,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和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文化的内容;第二目是“唐与新罗的关系”,介绍了唐朝与新罗交往的史实;第三目是“玄奘西行”,介绍了玄奘西行,到天竺学习佛法等内容。三个子目的安排体现了唐朝的重要文化交流的特点是兼收并蓄、双向交流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史实的能力,七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浓厚,自我表现欲强,形象思维活跃,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感兴趣;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乐于接受;对活动有参与的热情。但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易达到,学生对于把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 1.知道日本、天竺。 2.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时间。 史料实证 识读《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历史理解 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家国情怀 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教学难点 玄奘西行。 课前准备 1.教材: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设计好教案与学案,设计与教学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引导学生做好预习,了解学生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1.情景创设法: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归纳法:本课主要讲了三目的内容,可以采用归纳法归纳知识,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比较能力。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思想碰撞、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学生1:“唐人”一词由来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一个朝代。从唐太宗开始,拓土开边,威震中亚、西亚及南海诸国。 学生2: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来华。 学生3:文字、建筑等。 [教师过渡]“唐人”一词由来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一个朝代。从唐太宗开始,拓土开边,威震中亚、西亚及南海诸国。在隋唐时期,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来华,学习我国先进的文化。唐朝时期,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展示) [展示图片]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提出问题]这幅画面描绘了怎样的历史史实?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描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景。 [教师总结]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当时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这批使者称为什么?他们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提出问题]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学习哪些中国文化?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