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93055

2019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 第11课时 物质的性质 (课件 19张ppt word 讲义)

日期:2024-06-1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8079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年,质的,讲义,word,ppt,19张
  • cover
第11课时 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__新物质____的一类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物质的粉碎、酒精等物质的挥发等。 化学变化:有__新物质____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铁的生锈、冶炼金属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于变化中是否有__新物质____的生成(从微观角度看,是否有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__分子____)。 2.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指__不需要发生化学____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比热容、熔点、沸点、导电性、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指__只在化学变化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酸碱性、可燃性等。 (2)导体和绝缘体。 物质的导电性可以通过导电实验来判断。容易导电的物体叫__导体____,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__绝缘体____。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导电物质叫半导体,如硅、锗等。导体和绝缘体不是__绝对____的,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会变成导体。常见的导体有__金属____、__酸、碱、盐的水溶液____、__人体____、__大地____等,常见的绝缘体有__空气____、__橡胶____、__陶瓷____、__塑料____等。 3.物质的密度 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__质量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用物质的密度来鉴别物质。 公式:__ρ=m/V____。单位:__kg/m3____。还有一种常用单位是g/cm3,1g/cm3=__1.0×103____kg/m3。 含义: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测量:测量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物质的__质量m____,用量筒或量杯测出物质的__体积V____,利用公式__ρ=m/V____,算出物质的密度。 4.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1)晶体熔化图像的意义: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熔化过程中要__吸收____热量,温度__保持不变____(如图所示的BC段),而非晶体熔化过程中要__吸收____热量,温度__不断上升____。从熔化图像可知:AB段物质为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固态物减少,液态物增多,BC段对应的温度T就是物质的熔点;CD段物质为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t1、t2是开始熔化和熔化结束的时刻。 (2)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冰的熔点是__0____℃。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熔液的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相同____,水的凝固点是__0____℃。 5.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汽化现象有两种方式:__蒸发____和__沸腾____。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要__吸热____,有制冷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__温度的高低____;②__液体表面积的大小____;③__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____。 (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液体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__沸点____: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①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液体在沸腾过程中,__吸收____热量,__温度____保持不变。 ②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__高____。 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100℃____。 (6)沸腾的条件是:①__温度达到沸点____;②__继续吸热____。 (7)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与联系: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和液体表面同时发生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下发生 一定温度(沸点)下发生 温度变化 液体温度下降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程度 平缓 剧烈 (8)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9)液化的方法:①__降温____;②__增大压强____。 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表 (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被溶解的物质称为__溶质____,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__溶剂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