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96827

河北省保定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357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北省,语文,WORD,试题,考试,保定市
  • cover
秘密★启用前 河北省保定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哲学思想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然后随共发展面不断得到发展。中国的"天人之辩"思想即产生于中国古代相对发达的农耕文化基础上。古人对自然、科学的理解,看到闪电会非常的害怕,他们认为是不祥之兆;有雷雨的时候,人们以为是老天爷伤心了。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古人就把这些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天的旨意。可以看出古代"天人之辩"思想中迷信部分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人民的愚昧无知使"天人之辩"思想更加根深蒂固,而中国古代对于农业的重视引起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懈探讨,"天人之辩"就是中国古代争论最多的核心论题之一。夏商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技术手段落后,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这一时期的"天人之辩"主要表现为人对于天的绝对依附关系,人们提出了"天命"的观点。天命有认命、屈服于上天的意味。如夏商统治者的"天命天罚"思想,即统治者将自己神话为上天的子孙,并承接"天命"对臣民实行统治。如臣民违反其统治,即被视为违抗天命,理应得到上天的惩罚。这一思想是这一时期"天人之辩"的集中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天人之辩"思想也随之禁荣和发展。汉代独尊儒术,在天人关系这一问题上,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新的神学天命论。李世民当政期间,出现蝗灾,他把灾难归于自己而痛哭流涕,其实这只是君主为了安定民心的一种策略。在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体系中,一直并行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即以孔孟、董仲舒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天命观和以荀子、王充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这两条路线构成了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诸种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古代哲人在天人关系上的争辩有现实的积极意义。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这对于纠正当代那种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主张以人为中心向自然开战的错误观点,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儒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注重人生价值的特点,主张每个人都要最大化的发扬自己的善性,这对于遏制当代膨胀的物欲和拜物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天人之辨"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于冲破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励中华民族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节选自“论文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思想是在相对发达的农耕文化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B.准确理解和把握"天人之辩"的思想内涵,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C.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学派间思想的碰撞,使"天人之辩"思想得到发展。 D.掌握好"天人之辩"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助于冲破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主导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人之辩"思想在农耕时期产生,证明哲学思想的产生需要一定社会经济基础。 B.文章用古人对雷电的认知,来论证"天人之辩"思想的产生与科学不发达的关系。 C.早在夏商时期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